乾眼症
乾眼症常被忽略?
在眼科門診中,最常見的是結膜炎,尤其是慢性結膜炎,而這些病人當中,一些非特異的普通症狀如眼睛紅、血絲多、眼屎多、眼睛癢、眼睛乾澀、甚至處於整天淚汪汪中,有一些乾眼症的病人也常以上述症狀,在門診中常被忽略掉。

乾眼症形成的原因
乾眼症解剖生理:
在角膜前的淚液層,主要可分為三層:最外層、中間層與內層。當這三層的任何一層發生了問題,就會影響到角膜的正常功能,產生不同程度的乾眼症。
最外層是脂質層
它是由眼瞼的皮脂腺體所分泌,它有潤滑、防止淚水蒸發的功能。
中間層是水液層
由主要及輔助淚腺分泌,主要的功能為提供角膜表皮氧氣、殺菌、提供一平滑的光學表面及排除角、結膜的廢物。
內層
由黏液組成,及結膜杯狀細胞分泌,它的作用是改變斥水性表面成親水性表面,使角膜表皮濕潤。
乾眼症包括很多的病因,而不是單一疾病,如淚液層中水液層缺乏,產生的休葛藍症候群﹙Sjogren syndrome﹚,及缺乏維生素A造成的黏液缺少的液層不穩定,導致乾眼症狀。
乾眼症臨床常見症狀
乾眼症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:刺痛、異物感、有黏液、短暫的視力模糊,尤其在高熱或冷氣房中或長期閱讀後最容易發生這些症狀。
其他較少症狀如:癢、畏光、眼皮沈重,但這些病人的眼睛未必都會覺得很「乾」。
而較客觀的徵象,在檢查中可發現黏液量增加、淚液層中有些雜屑、角膜上有表皮破損或絲狀物沾黏,甚至形成變薄、乾點。
乾眼的試紙試驗及淚液層的停損時間,也是重要指標。甚至可做溶解酶測定、淚腺滲透壓及結膜抹片檢查。

乾眼症的治療方法
目前並無根治的方法,但以下這些方法可舒緩症狀。
- 增加室內濕度
- 戴保護眼鏡
- 點人工淚水或藥膏
- 治療感染及眼瞼炎
- 塞住淚孔減少淚水排出
- 脈衝光 Intense Pulse Light( IPL)
- 熱脈動(Lipiflow)
- 局部眼皮縫合...等等方法
此乃一慢性疾病須長期治療,適當的治療對視力應不會造成永久的傷害。
